1. 管理者如何有效發揮自身角色
管理者應具備的六大能力 : 1、溝通能力。為了了解組織內部員工互動的狀況,傾聽職員心聲,一個管理者需要具備良好的溝通能力,其中又以“善于傾聽”最為重要。惟有如此,才不至于讓下屬離心離德,或者不敢提出建設性的提議與需求,而管理者也可借由下屬的認同感、理解程度及共鳴,得知自己的溝通技巧是否成功?! ?、協調能力。管理者應該要能敏銳地覺察部屬的情緒,并且建立疏通、宣泄的管道,切勿等到對立加深、矛盾擴大后,才急于著手處理與排解。此外,管理者對于情節嚴重的沖突,或者可能會擴大對立面的矛盾事件,更要果決地加以排解。即使在狀況不明、是非不清的時候,也應即時采取降溫、冷卻的手段,并且在了解情況后,立刻以妥善、有效的策略化解沖突。只要把握消除矛盾的先發權和主動權,任何形式的對立都能迎刃而解?! ?、 規劃與統整能力。管理者的規劃能力,并非著眼于短期的策略規劃,而是長期計劃的制定。換言之,卓越的管理者必須深謀遠慮、有遠見,不能目光如豆,只看得見現在而看不到未來,而且要適時讓員工了解公司的遠景,才不會讓員工迷失方向。特別是進行決策規劃時,更要能妥善運用統整能力,有效地利用部屬的智慧與既有的資源,避免人力浪費?! ?、決策與執行能力。在民主時代,雖然有許多事情以集體決策為宜,但是管理者仍經常須獨立決策,包括分派工作、人力協調、化解員工紛爭等等,這都往往考驗著管理者的決斷能力?! ?、培訓能力。管理者必然渴望擁有一個實力堅強的工作團隊,因此,培養優秀人才,也就成為管理者的重要任務?! ?、統馭能力。有句話是這樣說的:“一個領袖不會去建立一個企業,但是他會建立一個組織來建立企業?!备鶕@種說法,當一個管理者的先決條件,就是要有能力建立團隊,才能進一步建構企業。但無論管理者的角色再怎么復雜多變,贏得員工的信任都是首要的條件?! 」芾碚咝枰邆涞墓芾砑寄苤饕校骸 ?、技術技能 技術技能是指對某一特殊活動——特別是包含方法、過程、程序或技術的活動——的理解和熟練。它包括專門知識、在專業范圍內的分析能力以及靈活地運用該專業的工具和技巧的能力。技術技能主要是涉及到“物” ( 過程或有形的物體 ) 的工作?! ?、人事技能 人事技能是指一個人能夠以小組成員的身份有效地工作的行政能力,并能夠在他所領導的小組中建立起合作的努力,也即協作精神和團隊精神,創造一種良好的氛圍,以使員工能夠自由地無所顧忌地表達個人觀點的能力。管理者的人事技能是指管理者為完成組織目標應具備的領導、激勵和溝通能力?! ?、思想技能 思想技能包含:“把企業看成一個整體的能力,包括識別一個組織中的彼此互相依賴的各種職能,一部分的改變如何能影響所有其他各部分,并進而影響個別企業與工業、社團之間,以及與國家的政治、社會和經濟力量這一總體之間的關系?!奔茨軌蚩倲埲?,判斷出重要因素并了解這些因素之間關系的能力?! ?、設計技能 設計技能是指以有利于組織利益的種種方式解決問題的能力,特別是高層管理者不僅要發現問題,還必須像一名優秀的設計師那樣具備找出某一問題切實可行的解決辦法的能力。如果管理者只能看到問題的存在,并只是“看到問題的人”,他們就是不合格的管理者。管理者還必須具備這樣一種能力,即能夠根據所面臨的現狀找出行得通的解決方法的能力?! ∵@些技能對于不同管理層次的管理者的相對重要性是不同的。技術技能、人事技能的重要性依據管理者所處的組織層次從低到高逐漸下降,而思想技能和設計技能則相反。對基層管理者來說,具備技術技能是最為重要的,具備人事技能在同下層的頻繁交往中也非常有幫助。當管理者在組織中的組織層次從基層往中層、高層發展時,隨著他同下級直接接觸的次數和頻率的減少,人事技能的重要性也逐漸降低。也就是說,對于中層管理者來說,對技術技能的要求下降,而對思想技能的要求上升,同時具備人事技能仍然很重要。但對于高層管理者而言,思想技能和設計技能特別重要,而對技術技能、人事技能的要求相對來說則很低。當然,這種管理技能和組織層次的聯系并不是絕對的,組織規模大小等一些因素對此也會產生一定的影響?! 炐愎芾碚咚刭|細化的96條 一、基本精神 1.凡事合理化為目標 2.敬業樂業的精神 3.有品質觀念與數字觀念 優秀管理者素質細化的96條 4.善于時間管理,有時間觀念 5.追根究底,卓越精神,好還要更好 6.整體規劃,成本效益,人性管理,ABC原則 7.認同公司經營理念,正確的抱負、理想和方向 8.從基礎做起,不怕吃苦,不好高騖遠 9.為人所不能為、不愿為,而做得好 10.要問我能獲得多少之前,先問我能替公司做什么 11.待遇是工作績效的副產品:一流人才創造一流利潤,一流利潤才有一流待遇 12.積極主動的態度 13.忠誠度與責任感 14.做人、做事有原則有重點 15.就業要有作為,職務不分貴賤 16.永遠懷著一顆感恩的心 二、關于工作方面 17.認清目標,實施目標管理 18.做好自主管理、檢查 19.工作標準化、管理制度化 20.職務工時分析,人員合理化 21.有創新與突破 22.有主見與果斷力 23.盡量吸收工作新知識新方法 24.盡量使用作業電腦化 25.全心投入,盡心盡力工作 26.做好P-D-C-A管理循環工作 27.徹底執行進度控制,保證在限期內完成工作 28.做好5S整理整頓管理 29.工具齊備,保養妥善 30.公正合理的工作分配 31.隨時檢查工作績效 32.重視數據,善于統計分析 33.注重安全與保密 34.盡可能尊重部下的建議 35.研究如何改進工作 36.必須具備工作上所需的知識 37.周密計劃 38.審慎檢討、采取改善行動 三、關于上司方面 39.盡力更正上司得當誤解 40.上司所發命令或政策,如有不明了之處應請示明白 41.對公司及上司有信心 42.貫徹上司的命令 43.不煩擾上司 44.凡親身解決的問題,應向上司報告 45.有備無患,隨時掌握狀況 46.不在背后批評公司與上司 47.對本單位工作負全責不作任何解釋 48.必要請示上司的問題須盡速呈報商討 49.定期報告工作經過及結果 四、關于同事方面 50.互相合作協助 51.不侵犯他單位之職務 52.成功有效的會議主持 53.良好的人際關系與溝通 54.互相交換知識見解 55.與他單位取得密切聯系與協調 56.均衡適當的組織能力 57.對同事誠心與熱心 58.了解同時的工作職務 59.必要時可以代理處理其職務 60.接受同事的批評建議 五、關于部屬方面 61.激勵部屬工作的責任 62.培養團體協力精神與士氣 63.不要吝于說鼓勵、贊許慰勞人的話 64.維持紀律 65.接受部署個人問題的請教與商談,并協助解決 66.公平對待部屬 67.獎勵部屬、培養正確嗜好與娛樂 68.命令與指示應懇切、明了 69.讓部屬了解工作方針及目的 70.獎勵并實施部屬之提案改善 71培養各人的長處,運用他的短處 72.盡避免處罰、責罵 73.教育訓練部署 74.培養職務代理人 75.有關部屬的事盡量告訴部屬 76明確指示各人的職務 77.選才、育才、用才、留才 78.關心部屬、了解部屬 79.人盡其才,適才適所,依個人能力分配工作 六、本身應如何自處 80.摒棄優越感與虛榮心 81.建立并維護良好形象 82.運用幽默感,能言善道 83.不斷學習,充實自己 84.成功而不自滿 85.監督者須負全部責任 86.不說下屬的壞話 87.不可陰謀行事,投機取巧 88.經常保持情感的平靜 89.清楚自卑感 90.勿做輕諾與輕浮 91.自我健康管理,精力旺盛 92.擇善固執但不執著,平常心 93.處處做模范,以身作則 94.對于本身缺點與短處應有所自覺并克服它 95.保持部下的面子不與爭論 96.冷靜而細心、從容不迫
2. 管理者如何有效發揮自身角色優勢
做一名合格的現場管理者的方法如下:
1、如果想要做一個優秀的現場管理者,首先要清楚的知道自己的優勢和不足,才能有效的知道自己應該做什么,該怎么做,什么不該做。
2、另外還要有很好的口才來建立自己的人際關系,推薦幾本書給你:人性的優點,人性的弱點和不會說話你還敢拼職場,這幾本書是卡耐基的,可以很好的幫助你提高管理能力,如果想提高業績的話推薦你可以看創業者的真理。
3、另外作為一個管理者最重要的一項就是樹立榜樣----樹立一個你期望其他人學習的好榜樣。榜樣非常重要,因為人們更多地通過他們的眼睛來獲取信息,他們看到你做的比聽到你說的效果要大得多。
4、“領導就是榜樣”是對領導者最精干和生動的描述。
5、作為一個管理者不僅要能激發他人跟隨你一起工作,以取得共同目標,而且能創立一種機會和成長并存的環境。
3. 不同層次的管理者如何有效發揮自身的角色
每個管理者都有自己的管理范圍,如生產經理就是管生產的,是公司的主力管理,要有能力有魄力有經驗,辦公室主任是管后勤服務的,如食堂等,只要細心熱情就可以了。
4. 如何體現管理角色
管理者分類 基層管理者 主要職責是直接指揮和監督現場作業人員,保證完成上級下達的各項計劃和指令。 他們主要關心的是具體任務的完成?! ≈袑庸芾碚摺 〕猩蠁⑾?。主要職責是正確領會高層的指示精神,創造性地結合本部門的工作實際,有效指揮各基層管理者開展工作。 注重的是日常管理事務?! 「邔庸芾碚摺 M織負全責,主要側重于溝通組織與外部的聯系和決定組織的大政方針。 注重良好環境的創造和重大決策的正確性?! 」芾碚咝再| 1、管理者是具有職位和相應權力的人 管理者的職權是管理者從事管理活動的資格,管理者的職位越高,其權力越大。組織或團體必須賦予管理者一定的職權。如果一個管理者處在某一職位上,卻沒有相應的職權,那么他是無法進行管理工作的。韋伯認為管理者有三種權力:傳統權力:傳統慣例或世襲得來,比如帝王的世襲制;超凡權力:來源于別人的崇拜與追隨,帶有感情色彩并且是非理性的,不是依據規章制度而是依據以往所樹立的威信;法定權力:法定權力即法律規定的權力,通過合法的程序所擁有的權力,比如通過直接選舉產生的總統?! 〉珜嶋H上,在管理活動中,管理者僅具有法定的權力,是難以做好管理工作的,管理者在工作中應重視“個人影響力”,成為具有一定權威的管理者。所謂“權威”,是指管理者在組織中的威信、威望,是一種非強制性的“影響力”。權威不是法定的,不能靠別人授權。權威雖然與職位有一定的關系,但主要取決于管理者個人的品質、思想、知識、能力和水平;取決于同組織人員思想的共鳴,感情的溝通;取決于相互之間的理解、信賴與支持。這種“影響力”一旦形成,各種人才和廣大員工都會吸引到管理者周圍,心悅誠服地接受管理者的引導和指揮,從而產生巨大的物質力量。 2、管理者是負有一定責任的人 任何組織或團體的管理者,都具有一定的職位,都要運用和行使相應的權力,同時也要承擔一定的責任。權力和責任是一個矛盾的統一體,一定的權力又總是和一定的責任相聯系的。當組織賦予管理者—定的職務和地位,從而形成了一定的權力時,相應地,管理者同時也就擔負了對組織—定的責任。在組織中的各級管理人員中,責和權必須對稱和明確,沒有責任的權力,必然會導致管理者的用權不當,沒有權力的責任是空泛的、難于承擔的責任。有權無責或有責無權的人,都難以在工作中發揮應有的作用,都不能成為真正的管理者。 責任是對管理者的基本要求,管理者被授予權力的同時,應該對組織或團體的命運負有相應的責任,對組織或團體的成員負有相應的義務。權力和責任應該同步消長,權力越大,責任越重。比較而言,責任比權力更本質,權力只是盡到責任的手段,責任才是管理者真正的象征。如果一個管理者僅有職權,而沒有相應的責任,那么他是做不好管理工作的。管理者的與眾不同,正因為他是一位責任者。如果管理者沒有盡到自己的責任,就意味著失職,等于放棄了管理。 3、西方管理學者關于管理者角色的主要理論 美國著名管理學家彼得·F·德魯克(Peter F.Drucker) 1955年提出“管理者角色”(The role of the manager)的概念。德魯克認為,管理是一種無形的力量,這種力量是通過各級管理者體現出來的。所以管理者扮演的角色或者說責任大體上分為三類: 1)管理一個組織(managing a business),求得組織的生存和發展。為此管理者必須做到:一是確定該組織是干什么的?應該有什么目標?如何采取積極的措施實現目標?二是謀取組織的最大效益;三是“為社會服務”和“創造顧客”。 2)管理管理者(managing manager)。組織的上、中、下三個層次中,人人都是管理者,同時人人又都是被管理者,因此管理者必須做到:一是確保下級的設想、意愿、努力能朝著共同的目標前進;二是培養集體合作精神;三是培訓下級;四是建立健全的組織結構。 3)管理工人和工作(managing workers and work)。管理者必須認識到兩個假設前提:一是關于工作,其性質是不斷急劇變動的,既有體力勞動又有腦力勞動,而且腦力勞動的比例會越來越大;二是關于人,要正確認識到“個體差異、完整的人、行為有因、人的尊嚴”對于處理各類各級人員相互關系的重要性。
5. 如何發揮管理者職能
這個問題,相信是所有管理者都期望知道答案的問題,也是一個沒有標準答案的問題。想帶好一個團隊,個人認為把團隊成員當家人,讓大家擰成一股繩,最為關鍵。在想問題時以員工的優點為出發點,而不是僅僅盯著短板。
第一、讓員工明確自己的目標
只要明確了目標,員工和管理者才能在統一的大路上,一起走向看的見的未來。
也許很多行業這點比較容易做到,比如銷售行業,每個員工每月、每季度的目標早早就定下來了。這時候,最為管理者應該關注如何協助員工完成既定的目標,平衡資源,確保全員達標。
但對一些職能崗位來說,很難有業務崗位如此清晰的目標。那作為管理者,任務更加艱巨了。和員工一起制定工作內容目標、個人成長目標等就顯得十分重要。
二、發現團隊成員的優勢,并讓他們發揮
如果管理者能讓員工覺得,自己每天都在注意他的優點,管理者將會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員工對你的親切感越來越強,工作越來越認真。
因為他覺得你是很重視她的。是在肯定他,鼓勵他把自己的正能量都釋放出來,員工也會打心眼兒里感覺到自己對于公司的價值。
但如果員工感覺到你一直盯的是他的缺點,或者是無意中才發現了它的優勢,感覺就不一樣了,對管理者的認可度也會大大折扣。
三、注意團隊成員關系,營造良好的溝通氛圍
一個小團隊,有三個人,就會形成三種簡單的關系。但增加一個人,就會變成6種關系,依次類推,加入的人越多,那這個團隊中的人際關系就越復雜。當然越關系越復雜時對團隊績效的產生的負面影響也會越大。人的精力總是有限的,如果有大把精力花在這方面的工作所占的必然就少了。
所以打造團隊一個和諧的人際關系氛圍,對管理者來說是至關重要,也是帶好團隊的關鍵。這就要求管理者在確定職責時,一定要盡量使團隊成員可以處在簡單的人際關系中,這樣才能既工作輕松又能全力以赴。
關于“作為管理者,如何帶好團隊?”相信不同的職場人有不同的觀點,歡迎大家補充留言討論,歡迎大家關注作者:飛揚說職場,一起暢談職場!
6. 一個有效的管理者需要扮演什么角色
管理者分為三個層次,每個層次的角色(職責)不同。
1、 基層管理者主要職責是直接指揮和監督現場作業人員,保證完成上級下達的各項計劃和指令。 他們主要關心的是具體任務的完成。
2、中層管理者承上啟下。主要職責是正確領會高層的指示精神,創造性地結合本部門的工作實際,有效指揮各基層管理者開展工作。 注重的是日常管理事務。
3、高層管理者對組織負全責,主要側重于溝通組織與外部的聯系和決定組織的大政方針。 注重良好環境的創造和重大決策的正確性。
7. 結合實際談談如何扮演好管理者的角色
管理者扮演的角色與層次管理者分為三個層次,每個層次的角色不同。
1、 基層管理者 主要職責是直接指揮和監督現場作業人員,保證完成上級下達的各項計劃和指令。 他們主要關心的是具體任務的完成。
2、中層管理者 承上啟下。主要職責是正確領會高層的指示精神,創造性地結合本部門的工作實際,有效指揮各基層管理者開展工作。 注重的是日常管理事務。
3、高層管理者 對組織負全責,主要側重于溝通組織與外部的聯系和決定組織的大政方針。 注重良好環境的創造和重大決策的正確性。 管理者在管理工作中表現為10種角色,這10種角色分為三大類:人際方面的角色,信息方面的角色和決策方面的角色。1、人際角色:掛名首腦角色、領導者角色、聯絡者角色。 2、信息角色:接受者角色、傳播者的角色、發言人的角色。3、決策角色:4企業家角色、資源分配者、故障排除者、談判者角色,混亂駕馭者。----------管理的直接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