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職業生涯評估的內容?
職業規劃就是對職業生涯乃至人生進行持續的系統的計劃的過程。一個完整的職業規劃由職業定位、目標設定和通道設計三個要素構成。具體內容分為如下部分:
1、自我評估階段:
主要包括對個人的需求、能力、興趣、性格、氣質等等的分析,以確定什么樣的職業比較適合自己和自己具備哪些能力。
2、組織與社會環境分析階段:
短期的規劃比較注重組織環境的分析,長期的規劃要更多地注重社會環境的分析。
3、生涯機會評估階段:
生涯機會的評估包括對長期機會和短期機會的評估。通過對社會環境的分析,結合本人的具體情況,評估有哪些長期的發展機會;通過對組織環境的分析,評估組織內有哪些短期的發展機會。
4、生涯目標確定階段:
職業生涯目標的確定包括長期目標、中期目標與短期目標的確定,它們分別與長期規劃、中期規劃和短期規劃相對應。
首先要根據個人的專業、性格、氣質和價值觀以及社會的發展趨勢確定自己的人生目標和長期目標,然后再把人生目標和長期目標細化,根據個人的經歷和所處的組織環境制定相應的中期目標和短期目標。
5、制定行動方案階段:
把目標轉化成具體的方案和措施。這一過程中比較重要的行動方案有職業生涯發展路線的選擇、職業的選擇,相應的教育和培訓計劃的制定。
6、評估與反饋階段:
職業生涯規劃的評估與反饋過程是個人對自己的不斷認識過程,也是對社會的不斷認識過程,是使職業生涯規劃更加有效的有力手段。
二、必看,什么是本科教學工作審核評估?
為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精神,提高本科教育教學質量,根據《教育部關于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評估工作的意見》(教高〔2011〕9號),現制定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審核評估(以下簡稱審核評估)實施辦法。
(一)審核評估指導思想及總體要求
1.審核評估指導思想。以黨的十八大精神和教育規劃綱要為指導,堅持“以評促建、以評促改、以評促管、評建結合、重在建設”的方針;突出內涵建設,突出特色發展;強化辦學合理定位,強化人才培養中心地位,強化質量保障體系建設,不斷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2.審核評估總體要求。審核評估堅持主體性、目標性、多樣性、發展性和實證性五項基本原則,實行目標導向,問題引導,事實判斷的評估方法。主體性原則注重以學校自我評估、自我檢驗、自我改進為主,體現學校在人才培養質量中的主體地位;目標性原則注重以學校辦學定位和人才培養目標為導向,關注學校目標的確定與實現;多樣性原則注重學校辦學和人才培養的多樣化,尊重學校辦學自主權和自身特色;發展性原則注重學校內部質量標準和質量保障體系及其長效機制的建立,關注內涵的提升和質量的持續提高;實證性原則注重依據事實作出審核判斷,以數據為依據、以事實來證明。
本次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審核評估時間為2014年至2018年。
(二)審核評估對象及條件
3.審核評估對象。凡參加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獲得“合格”及以上結論的高校均應參加審核評估。參加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合格評估獲得“通過”結論的新建本科院校,5年后須參加審核評估。
4.審核評估條件。參加審核評估學校辦學條件指標應達到教育部《普通高等學?;巨k學條件指標(試行)》(教發〔2004〕2號)規定的合格標準;公辦普通本科高校生均撥款須達到《財政部關于進一步提高地方普通本科高校生均撥款水平的意見》(財教〔2010〕567號)規定的相應標準。
(三)審核評估范圍及重點
5.審核評估范圍。審核評估范圍主要包括學校的定位與目標、師資隊伍、教學資源、培養過程、學生發展、質量保障以及學校自選特色等方面,涵蓋學校的辦學定位及人才培養目標,教師及其教學水平和教學投入,教學經費、教學設施及專業和課程資源建設情況,教學改革及各教學環節的落實情況,招生就業情況、學生學習效果及學風建設情況,質量保障體系的建設及運行情況等。
6.審核評估重點。審核評估核心是對學校人才培養目標與培養效果的實現狀況進行評價。重點考察辦學定位和人才培養目標與國家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的適應度,教師和教學資源條件的保障度,教學和質量保障體系運行的有效度,學生和社會用人單位的滿意度。
(四)審核評估組織與管理
7.審核評估組織。教育部統籌協調全國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審核評估工作,制定審核評估總體方案及規劃,指導監督審核評估工作;省(區、市)教育行政部門負責組織本地區所屬院校的審核評估工作,可結合本地區實際情況,在教育部審核評估方案基礎上進行補充,制定本地區審核評估具體方案和評估計劃,并報教育部備案后實施。
8.審核評估實施。審核評估要積極探索、建立健全與管辦評分離相適應的評估工作組織體系,充分發揮第三方評估的作用。中央部委所屬院校的審核評估由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學評估中心(以下簡稱教育部評估中心)負責實施;地方所屬院校的審核評估由省級教育行政部門負責,逐步形成管辦評分離的評估機制。
9.審核評估專家。為保證審核評估專家工作水平,提高工作效率,由教育部評估中心分別建立審核評估專家庫和全國高校教學基本狀態數據庫系統,為全國普通高等學校審核評估工作提供開放共享的服務平臺。專家隊伍應包括熟悉教學、管理和評估工作的教育專家,還應吸收行業、企業和社會用人部門有關專家參加。教育部評估中心與各地評估組織部門共同協商對審核評估專家進行培訓。在審核評估組織實施中,外省(區、市)專家一般不少于進??疾鞂<医M人數的三分之一。
10.審核評估經費。審核評估經費應由審核評估具體組織部門負責落實。
(五)審核評估程序與任務
審核評估程序包括學校自評、專家進??疾?、評估結論審議與發布等。
11.學校自評。參評學校根據本辦法和審核評估內容及上一次本科教學工作評估存在問題的整改情況,結合自身實際,認真開展自我評估,按要求填報本科教學基本狀態數據(見教育部評估中心網頁http://udb.heec.edu.cn),在此基礎上形成《自評報告》和《教學基本狀態數據分析報告》,同時提交各年度《本科教學質量報告》。
12.專家進??疾?。專家組在審核學?!蹲栽u報告》、年度《本科教學質量報告》及《教學基本狀態數據分析報告》基礎上,通過查閱材料、個別訪談、集體訪談、考察教學設施與公共服務設施、觀摩課堂教學與實踐教學等形式,對學校教學工作做出公正客觀評價,形成寫實性《審核評估報告》。
13.評估報告內容?!秾徍嗽u估報告》應在全面深入考察和準確把握所有審核內容基礎上,對各審核項目及其要素的審核情況進行描述,并圍繞審核重點對學校本科人才培養總體情況作出判斷和評價,同時明確學校教學工作值得肯定、需要改進和必須整改的方面。
14.評估結論審議與發布。各省(區、市)教育行政部門和教育部評估中心應按年度將所組織的審核評估情況形成總結報告報教育部。教育部組織評估專家委員會進行審議,公布審議結果,并由教育部評估中心和各地教育行政部門公開發布參評高校的審核評估結論。
15.評估結果。審核評估結果是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反映,與學校辦學、發展直接相關,學校要根據審核評估中提出的問題及建議進行整改,有關教育行政部門應對評估學校的整改情況進行指導和檢查,并在政策制定、資源配置、招生規模、學科專業建設等方面予以充分考慮,促進學校教學質量不斷提高。
(六)審核評估紀律與監督
16.紀律監督。審核評估要實行信息公開制度,嚴肅評估紀律,開展“陽光評估”,廣泛接受學校、教師、學生和社會的監督,確保評估工作公平公正。教育部委托評估專家委員會,對參評學校和評估專家以及評估組織工作的規范性、公正性進行監督檢查,同時受理有關申訴,對評估過程中違反相關規定的行為進行責任追究,作出嚴肅處理。
三、訓練評估的四個等級?
培訓效果第一級 - 滿意度(Satisfaction),即學員在課程結束時對于課程整體設計和教授方式的滿意情況。這僅僅是一個微小的開始環節,通過調查問卷就可以解決。而阻礙其公正性的因素很多:第一點,對于廣大國內的學員來講,大家通常趨向于滿意。第二點,在過分追求授課滿意度的前提下,有些課程設計會過分著重于課程本身的趣味性,學員感覺課程本身傳授的十分完美,但是在實用上并不強;
培訓效果第二級 - 學習度(Learning),即學員是否真地掌握到傳授的內容,這種方式比較直接,一般考試,面試和課程案例研究就可以完全測評出學員的知識掌握情況。但是對于試卷和案例分析的評分機制和標準的設計師要求具有一定的科學性,同時評審人員必須是了解此相關話題的專家。另注,由于企業培訓與大學教育不同,學員很難針對于沒有實際業務價值的案例進行演練,這就需要或者是高管團隊強調本次學習的重要性或者在案例設計時兼顧必要的關聯性。
培訓效果第三級 - 應用度 (Adoption),即學員多大程度地將所學的知識應用到工作實踐中了。這項工作需要員工的直線經理對于課程本身的結構和內容有清晰地了解,以及能夠知曉員工的確應用了培訓所傳授的內容。結構化的問卷或是面對面的訪談能夠幫助直線經理濾清思路對員工的知識應用做出評估。另外,定期的心得體會分享和經驗交流也能夠幫助培訓部門了解員工的技能應用程度。值得注意的是,在這個環節中實際上有必要重新審視學員對于知識的理解,糾正偏差、校準方向、消除誤解。
培訓效果第四級 - 績效改善度(Performance),即學員多大程度的通過自己的知識運用提高了自身和組織的績效,一般可以應用績效考核指標體系來回顧在培訓前后員工的績效變化程度。個人認為可以納入公司正常的績效考核程序。但也不可忽視的問題在于由于員工的工作內容較多,能力要求比較繁雜,內外部環境和資源的變化,以及員工的自主學習,員工在一段時期內的績效提高并不一定是由于培訓而直接產生的,個人認為在這中間植入統計學的分析方法是很有一定的必要性的,如相關性分析和線性回歸的方法,能夠幫助我們找到培訓與績效提升的相關性。
四、學習評估怎么寫?
本課程中倡導多元化評價,向教師學員展示多樣性的評價方法與工具,并通過理論學習、案例研習、同伴交流、自我反思等活動,初步形成根據教學目標選用評估方法的能力,并在表現性評價工具的使用、改進、創建方面進行重點訓練,這是與新課程教學理念相一致,因此,在本課程的學習中,我們也將采用多元評估的方式,其原則主要體現在:1.關注過程:整個課程學習的設計是關注過程,關注體驗的,只要學員正常參與,就可以在過程中獲得相應的感悟。
2.績效評估:作業內容設計為可以測量的顯性績效指標,將學習與工作在某種程度上合二為一,加速培訓成果的教學應用。
評估項目可分為以下三個部分:學習參與度:體現在課程內容的學習以及可能的教學活動的參與情況。
作業:具體請參考每個模塊中的“鞏固”部分的作業要求。
測試:課程中的重要的知識點都有知識測試,并且每個模塊結束你需要進行模塊后測,以檢查學習情況。
五、對培訓效果的評估,主要包括哪幾個層面?
1、學習評估:測定受訓者的學習收獲程度(知識、技能、態度、行為方式等方面)。主要采取考試、現場問答、模擬測試、寫心得體會的評估方式等。
2、行為評估:主要考察受訓者知識運用程度(培訓后,其態度、行為方式的變化和改進情況)。我們一般通過行為觀察、每月考核(主管評價)及員工關鍵事件盤點等來予以驗證。若對于工作心態、管理方式類的培訓,我們一般在培訓結束時會布置行為轉變行動計劃表,到時看其行動計劃表的實際完成情況等。
3、反應評估:評估受訓者的滿意程度(對講師、課程、培訓組織等)。每次培訓后都會做一個培訓滿意度的反饋調查,主要以現場發放調查表的形式來完成,調查表事先精心設計,主要涵蓋總體評價、培訓課程、講師授課、培訓組織、合理化建議等幾個核心的調查內容。當然,這并不是唯一手段,我們還會通過現場觀察培訓氛圍、培訓紀律反饋、員工抽樣訪談等方式進行補充調查。
六、培訓有效性評價怎么寫?
1、開篇是導言。
首先說明實施的背景,其次介紹評估目的和評估性質,其次必須說明此次、評估方案實施以前是否有過類似的評估。若有,評估者能從以前的評估中發現哪些缺陷與失誤。七海認為開篇一定要寫好,把重要的和要突出的寫清楚寫明白?! ?/p>2、概括評估實施的過程。七海人資告訴你評估實施過程是評估報告的方法論部分及要交代清楚實施的方法以及依據?! ?/p>
3、闡明評估結果。結果部分與方法論部分是密切相關的,必須保證兩者的因果關系,不能牽強附會?! ?/p>
4、七海人力資源在實施的時候做到了解釋、評論評估結果和提供參考意見。因為涉及范圍廣泛,所以可以為了滿足多方面的需求,可以盡量做到詳細哦?! ?/p>
5、結尾的時候不能忘了附錄和報告提要。提要是對報告要點的概括,是為了幫助讀者迅速掌握報告要點而寫的,要求簡明扼要。
七、怎么寫培訓效果評估?
培訓效果評估可以通過問卷調查、實驗、反饋表等方式進行,它的目的是為了評估培訓的有效性和效果,以幫助企業制定更有效的培訓內容和方案。 寫培訓效果評估的步驟主要有:
首先確定評估目標;
其次,選擇合適的評估方法;
然后,采用問卷或其他形式對培訓過程中的效果進行調研;
最后,根據調研結果報告,收集反饋意見并對培訓效果進行評價,從而改進培訓計劃。
八、培訓效果評估的指標包括哪些?
1、認知成果??捎脕砗饬渴苡栒邔ε嘤栱椖恐袕娬{的原理、事實、技術、程序或過程的熟悉程度。認知成果用于衡量受訓者從培訓中學到了什么,一般應用于筆試來評估認知成果。
2、技能成果。 用來評估技術或運動技能,以及行為方式的水平,它包括技能的獲得與學習及技能在工作中的應用兩個方面。
3、情感成果。包括態度和動機在內的成果。
4、績效成果。用來決策公司為培訓計劃所支付的費用。
5、投資回報率。指培訓的貨幣收益和培訓成本的比較。培訓成本包括直接和間接成本,收益支公司從培訓計劃中獲得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