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提要:【企業所得稅怎么征收幾個點】熱度:1450
一、企業所得稅怎么交的一般要幾個點?
企業所得稅的繳納分為季度預繳,年度匯算清繳。
季度預繳,就是按照每個季度的營業利潤乘以適用的所得稅稅率,如果營業利潤小于零,即發生虧損,不需要預繳企業所得稅。
年度匯算清繳,是指對在納稅年度終了后,企業一整年的應交企業所得稅進行整體計算評估,確定該年度應補或者應退稅額,并填寫年度企業所得稅納稅申報表,提供給國稅局。
企業所得稅的稅率表有:
1、一般稅率:25%
2、小微企業稅率:20%
3、高新技術企業:15%
上面僅僅是我個人的建議和觀點,希望可以給你一些啟發和幫助,歡迎大家相互討論學習。
企業所得稅是按利潤總額計算的,一般是利潤總額的25%,如企業沒有利潤,稅務也沒有調增項目,就不用交企業所得稅。
二、母公司和子公司企業所得稅如何計算?
母公司和子公司企業所得稅計算: 母公司取得子公司分配的利潤時是否還要繳納企業所得稅,取決于該利潤的產生期間,產生于2008年1月1日之前的免征企業所得稅,2008年及以后年度新增的應繳納企業所得稅。 稅法第五十一條第二款規定:非居民企業取得本法第三條第三款規定的所得,以扣繳義務人所在地為納稅地點。子公司對母公司取得的利潤負代扣代繳企業所得稅義務。
三、所得稅計算方法有什么
所得稅一般可以包括個人所得稅和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的計算方法:應納稅所得額=月度收入-5000元-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企業所得稅的計算方法:企業所得稅的稅率為25%的比例稅率。企業應納所得稅額=當期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應納稅所得額=收入總額-準予扣除項目金額企業所得稅法定扣除項目是據以確定企業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的項目。企業所得稅條例規定,企業應納稅所得額的確定,是企業的收入總額減去成本、費用、損失以及準予扣除項目的金額。企業所得稅法定扣除項目除成本、費用和損失外,稅收有關規定中還明確了一些需按稅收規定進行納稅調整的扣除項目。
四、私營企業所得稅的計算方法
(一)本期產品成本合計=原材料+燃料和動力+工資(不包括超過核定工資標準的部分)+職工福利費+廢品損失+車間經費+企業管理費。
(二)產品銷售工廠成本=期初在產品、自制半成品余額+本期產品成本合計-期末在產品、自制半成品余額。
(三)產品銷售工廠成本=期初庫存產品成本+本期完工產品成本-期末庫存產品成本。
(四)產品銷售利潤=產品銷售收入-產品稅-增值稅-營業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產品銷售工廠成本-銷售費用。
(五)利潤總額=產品銷售利潤+其他銷售利潤-資源稅+營業外收入- 營業外支出。
(六)應納稅所得額=利潤總額-允許扣除項目的利潤。 汽車運輸企業
(七)營運成本=燃料+輪胎+保修+折舊+養路費+車船使用稅+管理費用+行車事故損失(扣除保險賠償后的凈額)
(八)營運利潤=營運收入-營運成本-營業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
(九)利潤總額=營運利潤+其他銷售利潤+營業外收入-營業外支出
(十)商品銷售成本=期初庫存商品進價+本期購進商品進價-期末庫存商品進價-非銷售付出商品金額。
(十一)商品流通費=運雜費+包裝費+商品損耗費+手續費+利息+工資(不包括超過核定工資標準的部分)+職工福利費+折舊費+修理費+家具用具攤銷+財產保險費+工會經費+職工教育經費+企業管理費。
(十二)商品經營利潤=商品銷售收入-商品銷售成本-商品流通費-營業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
(十三)附營業務凈收入=附營業務收入-附營業務成本。
(十四)利潤總額=商品經營利潤+附營業務凈收入+財產溢余+其他收入-其他支出。
(十五)應納稅所得額=利潤總額-允許扣除項目的利潤。
(十六)營業成本=期初庫存原材料和半成品、產成品盤存余額+本期購進原材料-期末庫存原材料和半成品、產成品盤存余額。
(十七)費用=燃料費+水電費+物料消耗+運雜費+工資(不包括超過核定工資標準的部分)+職工福利費+手續費+修理費+折舊費+家具用攤銷+財產保險費+工會經費+職工教育經費+企業管理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