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共享單車用了什么技術
共享單車是當代城市的一個新生事物,他就是通過互聯網經濟,他其實是把一個普通自行車加一個GPS定位鎖,然后加一個后臺管理系統組成的一套系統,它的創新就是互聯網經濟創新,它的特色就是使用者不需要擁有這個共享單車的產權,通過掃碼就可以騎行,然后解決了,如說地鐵啊,公交附近的短途的騎行的便利。
二、共享單車用到的技術
共享單車內部傳動使用的都是一種叫做軸傳動的傳動裝置。
利用四個軸橫豎對應起來,在腳踏板那個地方有兩個錐形齒輪,一個是和踏板運動方向相同,一個是和踏板運動方向垂直,腳蹬的時候,同向的這個錐形齒輪就可以帶動不同向的這個錐形齒輪轉動,然后利用一根長軸來垂直方正的這個齒輪和后面車輪處的兩個錐形齒輪相連接,這樣就可以帶動車輪處垂直于車輪這個錐形齒輪運動。
三、共享單車使用的新技術
共享單車最常見的解鎖方式有三種,分別是移動通訊解鎖、藍牙通訊解鎖和純機械解鎖。運用純機械解鎖方式的單車鎖中沒有集成電路模塊,僅僅是類似于行李箱密碼鎖的裝置,每輛車都有特定的編號和密碼。當人們用手機掃描二維碼時,手機后臺便會檢索這輛車的密碼并發送到手機上,輸入密碼即可解鎖單車。由于每輛單車的密碼是固定的,因此一旦記住密碼,就可以跳過掃碼解鎖的步驟,直接輸入密碼開鎖,因此這種解鎖方式使得大量單車被私自占有,繼而造成共享單車運營成本的增高。
早期的移動通訊解鎖是通過發送短信來實現解鎖的,共享單車的智能鎖內集成了帶有獨立號碼的SIM卡,當用手機APP掃描共享單車上的二維碼時,手機就向后臺發送了這輛車特有的編號信息,后臺就可以查詢到這輛車的位置和狀態,在確認了開鎖指令之后,云端服務器就會向該車的SIM卡發送開鎖短信,接收到短信之后,就會聽到車鎖內的電機轉動和鎖鞘“啪”的一聲,解鎖成功。短信開鎖的優勢在于開鎖成功率比較高,開鎖不需要通過GPRS/3G流量,比較省電。但其缺點在于開鎖時間相對較慢,原因在于發出開鎖指令之后,還需要等待短信的投遞。
經過共享單車的普及和單車供電技術的改進發展,短信控制開鎖的方式逐漸被淘汰,轉而利用2g網絡信號來發送開鎖指令,這極大地縮短了開鎖時間,開鎖等待時間從原來的30秒、1分鐘變成了3秒。但利用網絡信號開鎖的問題也隨之而來,開鎖時間和開鎖成功率高度依賴信號,在信號不強的區域解鎖成功率會大大降低。
為了解決利用網絡信號解鎖帶來的問題,藍牙通訊解鎖應運而生,當手機APP掃描單車二維碼時,單車智能鎖內部的藍牙模塊就與手機藍牙進行配對,APP將單車信息發送給后臺,收到開鎖命令時,服務器只需要將開鎖指令發送給手機,然后再通過手機藍牙將指令發送給智能鎖,就可以控制電機實現解鎖。這樣一來,就避免了與鎖內SIM卡模塊的通信,開鎖也就不再依賴于智能鎖的信號強度,同時功耗也大大降低。
藍牙通訊解鎖的缺點在于要求手機藍牙功能一直處于開啟狀態,而平時人們為了節省電量一般選擇關閉藍牙功能,這就需要人們去手動開啟藍牙之后才可以進行解鎖。目前市面上共享單車大多采用手機網絡信號+藍牙輔助開鎖的方式,這樣使開鎖功耗大大降低,同時也不需要依賴鎖中模塊的信號強度,提高穩定性,4G手機的流量速度也保證了開鎖時間。
隨著技術的發展,共享單車公司積極與通信公司尋求合作,研發新的解鎖方式,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共享單車開鎖技術的革新換代將會給我們帶來更便捷、更穩定、更安全的使用體驗。
四、關于共享單車的一些知識
共享單車的其發展歷程!共享單車的誕生是2014年一群北大青年在北大校區成立國內首家共享單車公司OFO共享單車公司,是國內首創無樁共享單車出行模式,解決大學校園內短距離出行問題。2016年底,國內共享單車突然就火爆了起來,仿佛僅一夜之間,共享單車就已經遍布各城市的大街小巷,各馬路邊也排滿各種顏色的共享單車。
2017年,是共享單車最瘋狂的一年,越來越多地引起人們的注意,由于其符合低碳出行理念,政府對這一新鮮事物也處于善意的觀察期,據相關研究報告顯示,截至2016年底,中國共享單車市場整體用戶數量已達到1886萬,2017年,共享單車市場用戶規模將繼續保持大幅增長,年底將達5000萬用戶規模。
目前,中國共享單車市場中OFO、摩拜和哈羅三家企業優勢比較明顯,其中,摩拜單車投放量最多,超過450萬臺,市場占有率60%報告還顯示,共享單車更受年輕男性歡迎。中國共享單車用戶中男性占比54.2%,女性占比45.8%。用戶年齡分布中,25歲—35歲人群使用最多,其次是25歲以下人群。使用頻率中,每周使用3次—4次的用戶最多。
其實共享單車的實質是一種新型的交通工具租憑業務-自行車租憑業務,其主要依靠載體為(單車)自行車??梢院艹浞掷贸鞘幸蚩焖俚慕洕l展而帶來的自行車出行萎靡狀況,最大化的利用了公共道路通過率,同時起到鍛煉身體的作用。
共享單車解決了都市人繁忙最后的“一公里”,但卻有人猜忌它的“商業套路”和“盈利模式”,有人在唱衰它的生命周期,有人在鼓吹它的智能騎行......可是,讓我們不得不承認,現在使用共享單車的人越來越多,它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好,讓更多人愛上騎車出行,更重要的是它低碳環保,這就是共享單車的價值!
五、共享單車是科技嗎
廣東科技學院內部是有共享單車的,內部學生或者其他游客可以隨意租借
六、共享單車的技術特點
1.共享單車騎行距離和騎行時間特征
對某個共享單車品牌一天中移動超過100m的單車數據進行分析,騎行總量為4.3萬次,車輛日均騎行次數為3.9次/輛。騎行距離方面,平均單次騎行距離約1.1公里,約82%的騎行出行距離在1.6公里以內,其中1公里以內的出行占比約63.4%。這也充分反映了共享單車對城市交通的“最后一公里”發揮著重要作用。從騎行時耗來看,平均單次騎行時間約9.8分鐘,其中4分鐘至6分鐘占比最高,約24%。
2、城市核心區內騎行特征
從車輛分布來看,車輛主要集中在軌道交通站點和大型商業區、居民小區附近?;春勇飞虡I區、三里庵附近高校聚集區域、朱崗至秋浦河路地鐵站沿線是二環內單車騎行最熱的區域。
從騎行軌跡分布來看,軌道交通站點周邊依然是騎行的主要分布區。在核心區的軌道站點周邊,出行需求來自軌道交通站點周邊的各個角落,并呈放射性發散,站點周邊不論主干路還是支小路都有大量的騎行需求。而在城市外圍地鐵站周邊,騎行主要分布在非機動車通行條件較好的干路上。